闽台民间的风、雨崇拜
中国自古以农立国,靠天吃饭,只要“风调雨顺”,就意味“国泰民安”。而“天有不测风雨”,古人以为变化莫测的风雨分别由风神和雨神主宰,对于他们特别依赖。在古人的观念中,风与雨总是分不开的,风是降雨的重要条件,所谓“东风化雨”、“呼风唤雨”等等就包含此观念。中国古代有以神鸟为风神的,有以山谷、洞穴为风神的,有以箕星为风神的,有以犬为风神的,后来有以风姨、孟婆、菡之仙、石尤、风伯等为风神的。
闽台处于东沿海,经常受到风暴的侵袭,特别是沿海州县的人民生活深受风暴的影响,对风神的崇拜十分虔诚,大多数州县都建有风神庙。宋明时期的泉州,为了使远航的商船一帆风顺,官方还经常在九日山延福寺、昭惠庙、通远王祠举行隆重的祈风仪式。一般十月至十一月举行“遣舶祈风”,四月举行“回舶祈风”。泉州九日山上,至今还保存13块记载宋代祈风盛典的摩崖石刻。最早的是程佑之乾道四年(1168)的祈风石刻,最迟的是赵希侘咸淳元年(1265)祈风石刻,前后延续近百年。
台南风神庙是台湾惟一的风神专祀庙,建于乾隆年间,风神的造型是按照中国民间传说的风神形象塑造的:身披府袍,右手执如意,左手拿葫芦形风壶。传说风壶内装满天地之风,任其摆布。庙前有座“接官亭”,凡是从大陆来台湾上任的官吏,均要由此亭登岸。登岸之后,必要到风神庙上香祭拜,感谢风伯相助才能平安抵达。官期任满,登舟离开台湾时,也要到风神庙祭拜祈祷,“祈神赐我一帆风顺归于故里”。
古代的水利设施落后,旱涝灾害频繁,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。而闽台沿海地区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,旱涝灾害经常发生,其中旱灾的危害最为严重,在地方志书里记地载的旱灾次数约占各类灾害总数的七成。这种现实反映在宗教信仰上,则是众多的神灵具有呼风唤雨的职能,如《八闽通志•祠庙》记载的119座祠庙的主神中,有65位具有祈雨的职能。一旦干旱发生,各地祈雨之风盛行。
从祈雨的神灵对象看,除了各地的地方神外,还有龙、蛇、泥鳅、蜥蜴、龟、蟹、鳌、牛、犬、鹤、蜜蜂等等,其中最普遍的是向龙祈雨。从祈雨的主体来看,除了百姓外,地方官府也往往参与祈雨活动,有些官僚甚至把祈雨作为自己的职责范围。由官方举行的祈雨活动,通常由地方各级官吏率领百姓设台求雨,前一日地方长官就得斋戒,并沐浴更衣。祈雨当天,官吏一律简装素服,列队在城南醮台上,设坛祭拜。先由地方长官朗读《乞雨》疏文,读罢焚烧疏文于香炉中,表示将请求传递到天庭,接着众官、百姓集体朝南天跪拜,并燃放鞭炮,焚烧纸箔。有的是府、县官吏带领百姓去城隍庙或龙王庙烧香求雨。闽南泉州、漳州等地,官吏求雨兴披麻戴孝,表示与民同受灾厄煎熬。
官方组织的祈雨活动仅限在城关一带,广大乡村的农民往往自发起来祈雨求神。福建民间的祈雨方式因地而异,主要有这几种:
1、设台求雨。旱情严重,由乡村族长和乡绅出面组织求雨,有时邻近的几个村联合起来求雨。每村各户都要出资捐钱,恭请一位法师建醮祈雨,地点一般选在神庙前或空旷的场地。道士的穿戴均为白色,仪式的主持者也必须麻衣裹身。穿孝服的理由据说是因为旱灾发生后民不聊生,甚至哀鸿遍野,如丧考妣,一片凄惨的景象,只有用服丧才能表达黎民百姓遭受旱灾的巨大痛苦,易于打动上天神灵,掉下几滴怜悯与同情的泪珠。时辰一到,道士登上醮台,开始念经作法事,乞求苍天赐降霖泽,普救万物;参加者三跪九叩,默祷求雨。过几天若是喜降雨水,百姓奔走相告,当地人要在乞雨台上,举行隆重的谢恩仪式。醮台上张灯结彩,点烛燃香,摆列有三牲、水果、茶、酒等供品,由道士行谢恩礼,酬谢天神。有条件的农村还会重金请来戏班,演戏酬神,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。如果乞雨后几天仍未见雨滴,则需请道士继续打醮作法,一直到求得雨为止。
2、晒菩萨祈雨。一旦出现旱情,人们有时会怪罪到地方菩萨头上去,认为不能保证当地人民正常生产,是地方神的失职,必须将神像请出庙宇,置于烈日之下曝晒,其用意是一方面让神灵与民众共同受苦,另一方面想通过惩罚菩萨来触动天庭使其起恻隐之心,普降甘霖。在闽侯县是敲锣打鼓把“王天君”神像抬出来,放在田埂上晒太阳,当地人说,“王天君”受不住太阳光曝晒,就会命令“龙王爷”下雨。漳州有的乡村是将“下庄王公”神像抬出来晒太阳,还把胡须扎起来作弄它。莆田县梧塘乡是抬出水神让它尝尝热浪的滋味。连城县各乡抬出当地菩萨曝晒,同时出游大路小道。古田县抬出菩萨,在十番乐队伴奏下游行一周,沿路农民焚香烧纸,求拜不迭,祈求菩萨显灵恩赐雨水。不少地方晒菩萨与设台祈雨同时进行,即在神庙前设坛焚香,将庙中的神像抬出,安放在一旁,让太阳曝晒。在闽南,与晒菩萨祈雨相似的做法是抬菩萨游街祈雨,求雨的人跟在菩萨后面,三步一叩,口喊“乞雨”,沿途围观的人也要跟着喊“乞雨”。
3、龙潭乞雨。龙王爷一向被认为是专司雨水的神,久旱无雨自然就得向它乞水。罗源县山村大多流行“求龙乞雨”的习俗,整村的成年人,成群结队去几十里外的白丈潭求雨,到了白丈潭,由吃素的老年人主持祈雨仪式,献供品,点香烛,向龙神告知来意,再由一位公认的孝子用绳子拴着龙瓶吊到龙潭中装上水,孝子捧着龙瓶,前面由一队举着白旗的旗队开道,敲锣打鼓返回村里,将龙瓶放在搭好的龙台上,再献猪、牛等牲品,请法师做法事,一直到降雨为止。最后,由孝子捧龙瓶送还白丈潭,把瓶水倒入龙潭,意思是让龙王归潭。清代,漳州是由县官带领,一路风尘仆仆,嚎啕大哭去龙潭乞雨。连城县是把一只白公鸡带到深山的水潭边,将鸡宰杀,让血滴进水潭,祭祀龙神,称“闹龙潭”。长汀县是抬龙王神像去求雨。光泽县的做法是“打龙井”祈雨,该县有座山,山上石壁里有个深水洞,传说是龙王爷的王府,名叫“龙井”,干旱时,当地人以为是龙王在作祟,于是兴师动众,爬上山顶,纷纷投石于龙井中,发出“嗡嗡”的回声,即为“打龙井”,当地人相信乱石之下会迫使龙王出来降雨。
4、毒河化雨。漳平、大田、将乐等地还流行一种特殊的祈雨办法,即“毒河”。旱灾时,族长出面组织各家出资毒河,请地理先生选择好河段,先举行祭神仪式,摆开香案,上供猪头、鸡、鸭、水果等祭品。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人装扮成佛公的模样,主持整个毒河仪式,他拈香求拜,祷告苍天,请求赐降甘雨到某某河域。求拜后将预制的“鱼藤精”(茶饼与其他诱饵料磨成粉末)洒入河中,以毒死河中之鱼。据说杀死龙王的虾兵鱼将,能激怒海龙王出来兴风作浪,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。但这种毒河极易污染水源,并通过人畜饮用成为传染疾病的温床。同时,毒死的大批鱼虾腐烂变质,严重破坏了水流中的生态平衡。
旧时祈雨对象还有雷公。自然界里打雷下雨是司空见惯的事,乡民也很容易把雷公看作专司降雨的天神。安溪县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公生日,到时各家各户要宰鸭,用新、旧米掺在一起蒸米粿,民谣曰:“新交旧,年年有”,用这些东西供奉雷公爷,祈求它多降雨。在福州地区,与祈雨有关的神灵还有陈靖姑(又名临水夫人),传说她是福州郊区人,远嫁古田县,曾得神仙点化,能为民祈雨解旱,后人为纪念她在各地建庙(临水宫)祀奉,凡遇旱灾,群众必去临水宫进香求雨。
民间祈雨活动都有一些禁忌,无论是设台求雨、晒菩萨祈雨或龙潭乞雨等,参加者不得打伞戴笠,即使烈日当空,汗流夹背,谁也不敢用器物遮蔽,认为只有用这般磨难和虔诚,才能感动天神。在乞雨几天中,参与者要戒荤食素,全村各家禁屠,不宰杀禽畜。祭拜时,不得有说笑声,保持肃穆凄惨的气氛。罗源县还禁止妇女站在龙井旁边,那几天打水也由男子代替。许多地方去神庙或龙潭时有三步一叩头的做法,虔诚之极。毒河后捕捞的死鱼只能自己煮吃,不能上市卖掉,说是若卖给别村的人,那求的雨就会降到他处去。